体坛周报记者?体坛周报有哪些编辑

发布时间:2025-01-18 09:50:08
来源:24直播网_足球直播

中国当代著名记者都有那些

1,穆青。

新华通讯社原社长、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,他的新闻作品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,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原名穆亚才,祖籍河南开封杞县,为了生计,举家随祖父迁到安徽蚌埠。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“文学艺术同盟”主席,出版文艺刊物《群鸥》。

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,他勤学苦练,不懈进取,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,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,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。穆青于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82岁。

2,陈柏生。

1926年出生,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。同年赴晋察冀解放区。《人民日报》高级记者,采访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记者之一。

3,彭迪。

国际新闻记者、国际问题评论员。江西萍乡人。1920年10月14日生。1944年在成都燕京大学历史系肄业。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近40年,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、通讯和评论。1979~1984年在美国所写作品已辑为《彭迪国际评论选》出版。所写评论文章尖锐泼辣,逻辑严密,独具风格,在国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。

4,纪希晨。

原名松晓,河南伊川人。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8年赴延安,先后在陕北公学、中央党校学习。曾任晋绥边区《抗战日报》、《晋绥日报》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、驻成都办事处主任,《人民日报》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,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,《人民日报》记者部副主任。

5,闾丘露薇。

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、主持人。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。2001年,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,并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。2002年,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穆青(杞县籍当代著名新闻记者)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陈柏生(《人民日报》高级记者)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彭迪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纪希晨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闾丘露薇

《体坛周报》创办于何年何月

体坛周报》于1988年创建于湖南长沙,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体育类专业报纸,曾于2001年中国世界杯出线时创下期发量262万份的纪录,目前一周三期,每周一、三、五发行,期发量约为160万份,周期发量500万份。目前零售价每份1.5元。

《体坛周报》本来是隶属于湖南省体委下的一份报纸,在1994年后借助中国甲A联赛和欧洲足球联赛的大量报导,逐渐开始占据中国体育传媒市场,并取得了压倒性的地位。

进入2000年后,《体坛周报》的两个竞争对手《球报》和《南方体育》先后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,《足球》因为报道的专业性限制和NBA、CBA等篮球热潮的涌起、足球热的退潮而举步不前,体坛周报更是在中国体育传媒市场一家独大。

发展过程:

体坛周报应运而生

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,《体坛周报》创刊,是年,中国体育健儿拼搏城奥运会,"更快、更高、更强"的奥林匹克精神,激发了亿万炎黄子孙奋发自强的意识。沐浴着奥林匹克之光,《体坛周报》应运而生。十年如一日,"更新、更深、更精"的办报宗旨,激励着每一个体坛周报人不断地超越、不断地追求。《体坛周报》已经连续五年位居中国体育类报纸发行之最,成为中国亿万球迷、棋迷和其它体育爱好者钟情的体育媒体。

《体坛周报》--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

在单一的邮政报刊零售渠道中,《体坛周报》发行量已连续五年超过100万份。'98世界杯期间更创造了186万份的最高发行纪录。

1999年3月开始,《体坛周报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,将周一刊增为周二刊,周五出版发行彩色,《体坛周报》周末球刊,一创刊即创下了超100万发行量的奇迹。

1999年8月1日,在全国原有15个分印点的基础上,再一举增加10个分印点,不仅成为全国性报刊分印点最多的报纸,而且为在2000年奥运期间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奠定了基础。目前,两期周发行量已稳定在300万份以上。

创造奇迹的体坛周报人有足球赛的地方就有《体坛周报》足球记者的身影

无论是世界杯、欧洲杯、美洲杯,还是英超、意甲、奥运会,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。无论是甲A、还是甲B、无论是国家队,还是万达、申花,他们的笔紧扣着中国足球的脉搏。如是,在中国足球论坛上有了《体坛周报》。足球名记--马德兴、周文渊、许绍连、魏明的一席之地。如是,在中国体育舆论界,有了中国球迷自己的声音。

目前《体坛周报》隶属于体坛传媒集团,该集团的出版物还包括《足球周刊》《扣篮》《全体育》《瑜珈》《高尔夫大师》《户外》等著名杂志。

《足球》和《体坛周报》哪个比较好呢

如果更关注国际足坛肯定是《体坛周报》更好

知名的足球周刊也是体坛周报出的,而且是和法国足球有着紧密的联系

法国足球可以说是国际主流媒体中的佼佼者

众所周之的金球奖,也是法国足球创办的

所以体坛周报更好

消息也及时,比如头天晚上进行的冠军杯,第2天的体坛就会有详细的报道

而足球更多报道的是国内足坛

90后现在还看《体坛周报》吗

其实在全球,纸媒快速衰落是一种趋势。例如在中国,著名的《东方早报》于2017年初停刊,员工转入“澎湃新闻”,完成从纸媒到新媒体的转型。《京华时报》、《外滩画报》、《壹读》、《上海商报》等也在这两年纷纷宣告“死亡”。在国外,英国《独立报》(英国主流媒体之一)、美国《西雅图邮报》等相继休刊,其他存活下来的也是苟延残喘。总体来看,如今纸媒界哀鸿遍野。

所以,我们必须把《体坛周报》的变化放入这样一种大环境中考量。如今,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、交互性更强,加之科技勃兴,读者整体偏好的阅读介质已从纸质转为互联网再变为移动端。在此情况下,纸媒广告呈断崖式跌落,无法觅得新的盈利模式,转型困难,病入膏肓。《体坛周报》作为纸媒中的沧海一粟,在纸媒寒冬中走向衰落,整体质量下跌,也在情理之中。

2016年,《体坛周报》缩减发行规模,由一周出版三期改为二期。很显然,这是纸媒在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,做出的一种缩减支出成本的行为。

寒冬之中,纸媒人才严重流失。《体坛周报》也不例外。颜强、克韩等人纷纷离职,跳槽到互联网公司。原本,优质和深度内容是纸媒应对新媒体攻击的挡箭牌,但随着人才流失,纸媒的内容质量必然下降。现在《体坛周报》的文章,观点不鲜明如温吞水,内容无深度如流水账,记者文笔差如嚼白蜡,怎么可能吸引读者呢?

因此我觉得,《体坛周报》衰落是必然,毕竟纸媒的黄金年代已一去不复还。如果哪一天它和我们彻底说再见,也不必惊讶。而以这份报纸现在的质量,我是不会看,更不会买的。

体坛周报有哪些编辑

看了一下你的资料,你应该是足球迷,所以我只找《体坛周报》国际&国内足球的编辑:

李烨晖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总编辑,具有20年从业经历。

骆明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副总编辑、著名国际足球专家、FIFA金球奖中国唯一媒体评委。

边疆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国际足球部副主任、资深意甲专家。

张玉强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英超主编,国际足球评论员。

唐杨科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总编室主任,国际体育专家。

朱权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国际足球记者,意甲专家。

严俊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国际足球编辑,英超评论员。

王实刚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意甲编辑。

谢晨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西甲编辑。

徐鑫炜,体坛传媒《体坛周报》国际足球编辑。

黄凰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国内足球部副主任、中国足球专家。

白建伟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国内足球编辑。

李博,体坛传媒,《体坛周报》国内足球编辑。

更多体坛传媒编辑与记者见腾讯体坛微博:


24直播网

相关标签